【一衣带水,共创未来】藤原新治: 在日本推广“红色歌曲”的中日混血钢琴家

在全球化的现状中,跨国家庭子女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存在。他们作为两种不同历史、文化的结晶降生于世;而这两种历史和文化未必总是和谐一致的。本稿件的主人公藤原新治,就是这样一名身上流淌着中日两国血脉的音乐青年。藤原新治出生于1992年,父亲是日本人,母亲是中国人。他自幼习琴,2001年获“亚洲肖邦国际钢琴比赛”中学生部门银奖,后远赴匈牙利李斯特国立音乐学院学习钢琴演奏,以首席的优异成绩毕业,取得同校硕士学位。此后,藤原常年奔走于世界各地开展音乐活动。2015年,藤原首次在日本举办以李斯特作品为专场的个人演奏会,反响热烈。
这名年轻有为的混血音乐家,也将参与到“一衣带水,共创未来”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纪念晚会的表演中。届时他将同搭档刘紫瑶为观众带来双钢琴联奏——中国歌曲《我的祖国》和日本歌曲《时代》。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曲目?中日混血的身份为这名钢琴家带来怎样的特殊经验?本报带您走近藤原新治,倾听他的音乐人生。

藤原新治

我是中日混血,我热爱《黄河》协奏曲

藤原新治出身于一个音乐世家,父母皆有较高的音乐造诣。受母亲影响,藤原3岁就开始学习钢琴。但母亲的初衷并非让藤原成为钢琴家,出人头地;只是希望他未来人生里音乐常伴。
藤原母亲经历过中国的6、70年代,对红色歌曲有特殊的情感,家里摆满了相关唱片。藤原的回忆里,常有母亲在家中钢琴上弹唱中国歌曲的身影。虽然不太明白歌词的意思,但慷慨激昂的曲调抓住了小藤原的心:“比起同时期的日本音乐,我反倒对中国的歌曲更熟悉。”
藤原的母亲很喜欢《白毛女》,给他讲喜儿的故事,还手把手地教他弹奏。而这些歌曲中藤原最喜欢的,要属钢琴协奏曲《黄河》。小学5年级时,藤原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。其丰富的编排,饱满的情感,使他受到了很大的震撼。以后,演奏《黄河》的愿望成为一个种子埋在他的心中。在技术逐渐精进之后,《黄河》也成为藤原最常弹奏的曲目。
虽然这些歌曲都与政治密切相关,但藤原从母亲那里收获到的,更多是作曲家为什么要创作这首曲子,那个时代的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。“母亲总会告诉我,即便是贫穷的年代,也不乏许多如今看来依旧闪闪发光的优秀作品。对待文艺作品要认真客观。”这句话让藤原记忆犹新。

“让音乐成为沟通多元文化的桥梁。”

留学期间,藤原与一位出身中国南京、在同校学习声乐的同学结下深厚情谊。这名同学对京剧很有造诣。两人都希望更多人能够领略到中日音乐文化的魅力。于是借着公演的机会,他们将许多两国人民喜爱的歌曲带进了欧洲音乐厅。藤原记得,大部分匈牙利观众提到中国歌曲就是《茉莉花》,提到日本歌曲就是《樱花》,而他们丰富多彩的演奏多少破除了这一刻板印象,很多欧洲观众为来自中日两国原汁原味的乐音所打动。这令藤原切身感受到了音乐作为沟通文化的桥梁的一面。
回到日本后,藤原积极投身于音乐教育。越来越多在日本生活的中国家庭和中日联姻家庭送孩子来学琴,多数家长对音乐“不感冒”,并不会特意给孩子听一些中国歌曲。很多孩子没有去过中国,对中国完全不了解,自然就没有什么认同感,又因年龄小,更是没有去了解的欲望。因此,藤原经常会在课上演奏他熟悉的红色歌曲,也常组织学生去听相关公演,尽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创造接触中国音乐的机会。
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,一位高中男生令藤原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这名男生父母都是中国人,但自小在日本长大,对于钢琴兴致不高,一度放弃钢琴。一次,在听完《黄河》之后,这位男生特别找到藤原,说“老师,我虽然是中国人,竟然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曲子。我感受到了体内来自中国的血脉在共鸣。您可以教我弹这首曲子吗?”这让藤原很触动。他切身体会到音乐作为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,作为维系中日两国人民交往的纽带,有其超越政治、超越时代的力量和使命。
后来,这名高中男生还积极加入到藤原课上的中国民乐课中。在一次与中国音乐家的合作中,藤原听到一首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歌曲的二胡演奏,得到全新的刺激,于是在课堂上设置民乐环节,邀请在日学生体验中华多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之丰富。讨论感想时,这名男生对藤原说,没有想到中国音乐风格如此多元,对于祖国的音乐文化有了新的认识。藤原十分欣慰。

藤原新治进行钢琴演奏

与中日邦交50周年庆典结缘

本次晚会总导演蔡国平同藤原相识已久。蔡导十分认可藤原在音乐方面的才能,经常邀请他参加中日交流的文艺活动,两人在多次合作中结下了深厚情谊。
本次钢琴表演环节使用双钢琴演奏。为了让两位演奏者尽情发挥,导演安排了两台三角钢琴,拓宽了音域,让观众得以全方位欣赏高水平的演奏。

纪念晚会彩排中,藤原新治与合作者刘紫瑶同台演奏

藤原和搭档刘紫瑶此前并未合作过。蔡导第一次给藤原看刘紫瑶的演奏录像时,藤原立马萌生出想和她同台演奏的念头。刘紫瑶3岁开始习琴, 2020年考入东京音乐大学附属音乐教室,师从石附秀美准教授专攻钢琴专业。虽年纪轻轻,对音乐的理解与演绎却有着不输专业演奏家的成熟。尽管本次钢琴节目只排练过一次,但两人默契十足,首次彩排便收获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。
此次表演的曲目为《我的祖国》和日本歌曲《时代》,光是选曲就耗费了一个多月。最初,藤原想要演奏中国的《黄河》和日本的传统民歌《四季》,蔡导经过深思熟虑,认为“对抗”未必适合中日友好建交50周年的主题。藤原想到了母亲,向她征求意见。“为什么不试试《我的祖国》呢?歌词中母亲河的寓意很好,是非常能代表中国的曲目。观众们也熟悉,还能跟着一起哼唱。”母亲建议道。藤原和蔡导都觉得很有道理,三人一拍即合,定下了中国部分的选曲。
另一方面,《我的祖国》气势波澜壮阔,而原定的《四季》过于纤细委婉,两曲风格反差较大,不利于节目编排。两人一致认为,中日建交走过50年风雨,比起日本传统歌曲,选一首具有时代内涵的现代歌曲更为合适,于是最终敲定了中岛美雪的《时代》。
在编曲方面,藤原也花了非常多的心思。本次节目表演时长为7分钟,以宏伟壮阔的音乐开端,在忠实还原曲目的同时,融合现代编曲风格,采取流行歌曲的和声类型,制造听感的差异,抓住观众的耳朵。藤原的演奏部分是以二胡为灵感,刘紫瑶演奏部分是以古筝为灵感进行编曲的。高山与流水,既让听众随着旋律“走”遍历史悠久的传统中国,又用节奏引领听众“看”遍高速发展的现代中国。
相比起《我的祖国》的精细编排,《时代》则没有过多修饰。藤原认为原曲旋律就很好,过度编曲反而画蛇添足。“更重要的是在场的中国和日本观众都能参与进来跟唱,‘完成’这场演出。通过音乐和演奏家的互动,拉近双方距离。切身体会到文艺界对于中日两国一衣带水,携手共创未来的美好祝愿。感受到两国国民作为时代的亲历者,应当共同携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。”

“中日友好的未来需更多人的努力。”

在藤原看来,中日两国虽然在政治上冲突不断,但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,文化隔阂不大。 “我身边有很多中国年轻人,是因为很喜欢日本的动漫,萌生来日本留学的想法。而也有很多日本人,看了中国的影视作品后想去中国。我觉得这种来自文化的感召非常重要。”藤原说,“需要让两国人民,特别是年轻人发现对方文化的闪光点,进而萌生和平友好的念头。如果只能从媒体发布的消息里片面地认识一个国家就太可惜了。即便是一个人的努力也好,希望能更加拉近两国的距离。”
藤原有一个理想,就是能更好地引导中国孩子们展现身上自带的闪光点。“他们有着日本年轻人没有的音乐表现力和饱满的情感,实际上,日本举办的音乐比赛的领奖台上,也出现了越来越多中国年轻人的身影。如果能让更多日本人看见,相互借鉴,也能使两国的音乐绽放出不一样的生命力。”
藤原说他非常怀念在中国的亲朋好友和中国料理的味道。小时候藤原曾随母亲回到中国,对那片土地留下了深刻印象。远赴匈牙利留学前,母亲还特意带他回家乡祭祖,愿祖先保佑藤原求学顺利,平安归来。
藤原很喜欢中国的铁道设施。从绿皮火车到高铁都坐过。过去藤原经常拉上朋友坐着动车去四处游览风光。朋友调侃他“比本地人还熟悉中国的铁路”。因为疫情,藤原很久没有回中国了。“如果有机会,想去西藏看一看。”

全华联事务局